骄阳似火,青春正好。暑假期间,学校国际教育学院的学生们带着专业知识与满腔热忱,走进家乡的街头巷尾,用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。在社区服务第一线,他们耐心解答居民咨询,协助办理民生事务,用专业所长服务群众;在基层工作最前沿,他们参与走访调研,整理资料,在实践中锤炼本领;在志愿服务中,他们帮助群众办事,传递青春温度。

会计(中外)241班学生李展鹏,暑期在餐饮后厨担任帮厨工作。在实践中,他逐渐掌握了洗菜切菜的技巧,了解到不同蔬菜需采用不同的清洗方式,切配菜从最初的形态各异到能切出规整的配菜,清洁油污更需反复擦拭。这些看似简单的操作,都需要专注与耐心。通过实践,他明白无论什么工作都应全力以赴,要尊重劳动、敬畏责任。

数媒(中外)243班学生罗梦柯,暑期与其他志愿者们一同慰问了张庄村的孤寡老人。慰问中,他们带着准备好的粮油等物资,探望并关怀孤寡老人,与老人们促膝长谈,倾听他们的心声,了解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想法,给予老人精神上的关怀。这次慰问活动,不仅让老人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与关怀,增强了老年人的幸福感和归属感,同时也让当代青年将尊老、爱老、敬老的中华传统美德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积极展现当代青年的风采,为建设和谐社会奉献力量。

旅管(中外)241班学生郭瑞雪,暑假期间在儿童游乐场担任前台。这段为期一个月的经历,让她深刻体会到服务行业的细致与责任,显著提升了沟通能力、应变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。工作中需与各部门紧密配合,她深刻认识到团队协作与高效解决问题的重要性。实践中,她学会换位思考、用温和语言化解矛盾,增强了同理心,并始终将安全监管放在首位。这段实践不仅积累了经验,更促使她客观审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。未来,她将保持服务热情,持续提升专业能力与细节意识,积极参与社会实践,将知识转化为价值,贡献青年力量。

旅管(中外)241班学生米柳霖,暑假期间积极报名参加了“暑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”。在这次实践经历中,她主要负责文秘写作、活动策划以及协助精神文明创建的相关工作。她深入社区采集信息、解决难题,有机会从“幕后”参与到基层治理,切身感受到基层网格化管理的精细与高效,以及工作人员服务群众的真诚与辛劳。这份体验让她更加理解了“从群众中来,到群众中去”的深刻含义,更让她认识到青年人在基层治理和文明实践创新中大有可为。她将带着这份宝贵的成长经历,继续努力学习,未来更好地服务社会。
通过“返家乡”社会实践,同学们增长了社会见识,积累了宝贵经验,厚植了家乡情怀。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:最美的青春之花,永远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。(供稿:吴照阳;审稿:解鹏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