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10月14日下午,学校携手河南省标准化和质量研究院,在合鼎楼719室启动“标准进校园”专业教育活动。校党委委员、纪委书记盛兴文出席活动并致辞。河南省标准化和质量研究院领导郭敬东及核心专家团队,学校科技开发处、食品工程学院相关负责人及师生代表齐聚一堂,共同开启一场“标准赋能食品行业,校院协同培育人才”的深度对话。
启动仪式上,盛兴文在致辞中指出,标准是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“生命线”,河南作为农业大省与食品工业强省,在粮油加工、休闲食品、特色农产品等领域的标准化建设中始终走在全国前列,河南省标准化和质量研究院为区域食品产业升级作出了卓越贡献。此次“标准进校园”活动是行业标准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,是破解“课堂所学与行业所需脱节”难题的关键举措。希望校院双方以此次活动为契机,构建“长期稳定、双向赋能”的合作机制,推动教学科研与行业实践同频共振;研究院专家多走进校园,将鲜活的行业案例、前沿的标准动态转化为教学资源,让课堂更具实践穿透力;学生主动对接行业需求,将标准化知识内化为职业能力,成长为既懂理论又善实践的高素质食品人才。
郭敬东代表河南省标准化和质量研究院宣读第56届世界标准日祝词,深刻阐释了“美好世界的共同愿景:增强伙伴关系,共促可持续发展”的主题内涵。他指出,标准化是跨越地域、连接产业的“通用语言”,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“源头活水”,只有将标准理念融入教育全过程,才能为行业输送“懂标准、用标准、造标准”的后备力量,这正是此次校院合作的核心价值所在,进一步深化了在场师生对标准化战略意义的认知。
随后,研究院服务业标准化研究所副所长唐攀以“标准化基础知识”为题,带来一场兼具专业性与通俗性的精彩讲座。她摒弃枯燥的理论说教,以食品行业全链条场景为切入点——从冷链流通的“温度管控”到预制菜的“安全规范”,用一个个鲜活案例讲解标准化的核心概念、发展历程,以及其在保障食品安全、提升生产效率、促进产业升级中的关键作用。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师生对“标准化不是束缚,而是赋能”有了更系统、更深刻的理解,现场互动频繁,学习氛围浓厚。
活动期间,河南省标准化和质量研究院向食品工程学院骨干教师赠送《河南省优势特色农产品标准体系》《调味品标准汇编》等权威专业图书,并就师生高度关注的“食品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搭建”“地方特色食品标准制定流程与技巧”“校园食堂食品质量标准的落地应用”“食品类专业学生职业发展中的标准能力需求”等问题,进行了“一对一”耐心解答。(供稿:尚益民;审稿:李亚欣)